张萍正在给学生上课。
教室和宿舍的窗户已经变形,室内桌椅“嘎吱嘎吱”作响,冬天没有暖气,不时会停电……回忆起三年前刚来太行山区教书的情景,张萍说,尽管临行前做足心理准备,抵达河北行唐县九口子乡上连庄高级小学时,她还是感到吃惊。
为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紧缺、结构性失衡等问题,2006年起,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招聘特岗教师23.7万名,占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总数的5.3%。
那是在2009年,石家庄市女孩张萍成为特岗教师,到行唐县九口子乡上连庄高级小学教5、6年级学生英语。只有几间破旧房屋的小院,是她们工作、生活的全部:白天教书,下班做饭,晚上3个女教师挤在土炕上,“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屋外繁星漫天,屋里只有土炕一条”。偏僻、荒凉、甚至有些“恶劣”的环境,让张萍这个来自省城的姑娘多少有些不适应。
因为孤独,一天晚上在院里看到萤火虫的经历,竟让她们高兴数日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谈资。“在这里,我们渐渐懂得了寂寞和坚守。”
2011年初,石家庄市启动“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涉及行唐、平山等6个山区县的45个乡镇,覆盖人口60万。官方计划利用2-3年时间,高标准新建6所城区寄宿制初中,新、改扩建50所中心乡镇(学区)寄宿制小学,使深山区学生全部免费到寄宿制学校就读。
当年8月,由真维斯董事长杨勋、“中国船王”高彦明等40位河北省政协港澳委员与当地共同出资建设的上连庄小学教学楼竣工。张萍和她的学生们告别了原来的小学校,搬进了新的教学楼。
据行唐县九口子中心学区校长李志介绍,目前,上连庄小学共集中所辖18个行政村3-6年级学生,现有学生219人,服务半径15公里。上连庄小学校长赵玉英说,学校的5个特岗女教师都是“80后”,张萍最大,也是唯一来自市区。她们学历高、毕业院校好,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不让孩子死记硬背,家长们评价很高。
英语课上,张萍最大限度用英语讲课、提问,带领学生唱英文歌,学生们自信地用英语回答提问……她希望将来有一天,山区孩子能用英语和外国人直接对话,城市双语学校的一幕在河北太行山区上演。张萍表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使山里孩子住到学校少走山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同是“80后”的特岗教师闫文娟认为,这项工程可有效缩短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距离。
曹鹏娇是年龄最小的特岗教师,今年只有24岁,却已在山区教书3年。她认为:“这项工程让山区孩子接受了相对较高水平的知识教育,对缩小城乡儿童素质教育有很大作用。”
五年级一班的女生季露告诉记者,1-4年级的时候,她在附近西彩庄小学上学。那里只有9个学生和2个老师,除了语文数学,其它课都很少上。去年搬新学校后,她喜欢上了张老师的英语课,现在她能用日常英语跟同学对话。六年级的胡佳欣说,张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同学们都喜欢。
“生活的艰辛与地方的荒凉也曾让我想家,孩子们的求知热望又让我舍不得离开。相比城市孩子,他们更需要专业的老师,这里比城市能发挥更大的价值。”3年里,也有特岗教师因各种原因中途离去,张萍却选择坚持。
她怀念2009年11月石家庄那场暴雪。在这次1955年气象部门有记载以来降雪最早、雪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降雪中,她和同事们在学校被困了四五天,没有水电、蔬菜。“与市区菜价普遍上涨不同,学生家长自发给我们送去了萝卜白菜。我们在坚守中享受感动。”
同样的感动,也发生在闫文娟等多个特岗老师身上。3年教学期满之际,她们主动申请继续留下扎根农村,守护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
石家庄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去年已完成6个山区县56所项目学校的规划设计,28所项目学校开工投用,安置山区学生18431名。今年,山区6县将完成剩余28所未开工项目学校建设和部分学校在建项目,再转移安置山区学生2万余名。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