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彰显了社会的美德,它以有力的事实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的美好与良知。CFP供图
“最美”是一种褒扬,亦有标杆之意,表达了民众对美好道德生活的期待
美德需要我们以自己的力量去发现和确认,由此增进我们共有的道德信心
人人都以本真的道德之心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的道德环境就会改变
■任建东
数年前一个“彭宇案”引发了无数媒体与网友的议论,一时,我们社会的道德似乎跌入低谷,美德不在。而最近,“最美”却成为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以及龙口“最美女孩”刁娜、南京“最美环卫工”沈现台……美德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最美”留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最美”彰显了道德的追求与期盼
其实,短期之内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准并没有大起大落,依然是在艰难的前行中,社会有无美德也不取决于数件“道德”与“不道德”的案例,它取决于真实的社会道德状况。
真实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什么?毁之誉之者皆有。毁誉之间,未经雕琢的平民英雄、大众身边的道德楷模,一时成为“最美”。“最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张丽莉、吴菊萍、吴斌等被人们称其为“最美”,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当今道德状况的认识。首先,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德的认同与赞美。“最美”是一句道德判断,是人们依据道德理念对一定的行为所作出的是非、好坏的断定。它的形成赖于共有的道德标准。面对这些平民英雄没有人去怀疑的善良之举,收到的都是祝福与尊敬,它说明相信善良、相信美德是民众心灵的真实状态,我们的社会依然拥有明确的道德是非观念与善恶判断标准。其次,“最美”还表达着一种愿望,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见贤思齐的良好愿望。“最美”是一句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道德理念和判断对一定行为所发出的赞扬、褒奖的价值态度。“最美”是一种褒扬,亦有标杆之意,是我们应为之举、应从之事。它是民众心中本应使然的一种行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跃然纸上,表达了民众对美好道德生活的期待。同时,“最美”也表征了我国的道德建设成就斐然,能有如此多的“最美”是道德建设长期功效之所在。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普遍的道德信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虽然在市场取向等诸多因素中,我国社会道德的确遇到许多难题,但难题再多,社会道德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流。
我国绵延千年的道德传统与几十年有效的道德教育,使道德在人们心中已成为挥之不去的精神支柱。人们信仰道德,用“天地良心”来表征内心的崇敬之情,道德已成为一个与天地同在的坚定信念,即使许多人抱怨社会的丑恶与不道德现象,恰恰也是其内心有着对美好的期盼。人们追捧“最美”证明了今日的世道人心,为弘扬美德添上了浓墨重彩。层出不穷的“最美”彰显了社会的美德,它以有力的事实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的美好与良知。
发现美德是一种道德智慧
生活的美德有时会被忽视,丑恶会被放大,进而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乃至道德理念。这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源于发达的媒体。媒体本是以新奇赢得受众,因而离奇出位常常成为新闻舆论的热点。这在人人都是编辑的网络时代更是被充分发挥,而被热捧的话语多是与人们的理念相距较远的个别行为与事件。加之一些网民为博得追捧,经常渲染、编造奇闻轶事,在充耳都是离奇怪异之际,受众的视听也就受到干扰,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其实,任何时代真善美与假丑恶都并存,我们的社会有丑恶现象,但并不缺乏美德。美德需要我们以自己的力量去发现和确认,由此增进我们共有的道德信心。
发现美德并不难,它需要一种智慧,一种信仰的智慧。人们之所以能得出相反的评价在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内心积淀的道德理念,即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把信仰道德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并以此为核心所形成的自觉的道德实践过程。当我们缺乏道德信仰,可能所见满目黑暗,当我们心中满怀希望具备道德信仰,社会的美德则一件件呈现在我们面前。
发现美德,其中三个环节的信仰必不可少。其一,对道德存在的信仰。就是要相信社会应该是有道德的,道德是社会存在的必然。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道德有其自然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正是我们的社会与人生存在的依据。其二,对道德规范的信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以一种规范形式而存在,信仰道德不应只有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应该不论何时何处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长期形成的具体道德规范。这也是道德信仰所内含的基本要求。其三,对社会与他人的信任和对自我的信心。在我之外,社会与他人总是善的、道德的、可以信赖的,否则社会岂不崩溃。在我难为之善,在他人未必不能,纵然丑陋百出但有德之人一定存在。永远以一颗善良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就不难发现生活的美、行为的美,美德也就不再似天方夜谭,而是我们生活中被不断重复的基本内容。“最美”的发现正是如此。在我们不再猜测中,人们以一种信仰道德的善良之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各种美德就这样呈现而出。
为仁由己是“最美”的证明
相信社会的美不难,难的是我们在一个多种诱惑与价值冲突中保持内心的美德选择。这是今天许多人存在的道德犹豫。他们认同和相信社会应有的美德,却有种种理由徘徊于美德之前不能身体力行。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调查中,七成左右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遭质疑”、“做好人的成本高”。这暴露了我们社会的道德环境仍需改善,这也成为目前德行的最大阻力。
其实,道德环境的改善除了必要的制度建设外,更是我们大家的一种“心”的改变。人人期盼好的道德环境,却抛不开对他人的设防与猜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总想把德行先让于他人,总希望他人先有德行而后自己再跟上。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惧怕德行之后个人名利的损害,因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使德行总于心而不能变为现实。道德本来就是一种自觉地奉献,希望从中受益获利可能永远与道德无缘。若人人都以本真的道德之心善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使美德不止于心而见于自己的行为,我们的道德环境自然会改变。而这依然是我们的道德信仰之事。信仰不只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现实行动,是一个由精神到现实的自为之举。特别是在义利冲突、生死攸关之际能否义无反顾地遵从内心的信念而无视各种杂念,才是道德信仰的最终完成。就像“最美”们在关键之时没有别的欲念,只有责任和应当。正因如此,人们才命之为德行、美德。
可见,心存道德固然可贵,更重要的是一以贯之地将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而这一切皆由信仰所致。孔子的弟子冉求曾询问“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就是说成仁之道虽好,可就是能力有限有时做不到。针对冉求这种缺乏求仁信心的态度,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就是说,一旦自己为自己划定了不能为的界线,失去了信心,成仁之道只有中途而废,相去甚远。“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美德就在身边,只要志于成仁,仁自然就会出现。这对任何人都一样,但人各不同。面对美德,一些人可能放松内心信念,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终难成就美德;而一些人“无终食之间违仁”,恒守着内心的信念,自然处处彰显美德,成就圣贤。圣贤之事人人可为。生活中如此多的“最美”皆普通民众所为,皆可谓圣贤之举,根本的力量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善良之情、信仰之心,更可贵的是在信仰之下,决然而行的意志,有了这种意志也就成就了他们的美德。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